新闻动态

Site PathHome >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0

立夏——养生要走“心”


"绿阴铺野换新光,薰风初昼长。小荷贴水点横塘,蝶衣晒粉忙。"

5月5日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——立夏。立夏为夏令之始,昭示着夏天即将到来。

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盛夏节气的正式开始,

气温明显升高,南方炎暑将临,雷雨增多。

自然界阳气高涨,阴气渐微,肝气渐弱,心气渐强,湿热病邪盛行,

人们易患心烦、心悸、失眠、口腔溃疡、食欲不振、腹胀困倦等病症,养生原则为清心安神,健脾祛湿。

01


立夏养生要点




起居调摄
立夏过后,昼长夜短,睡眠可相对春天晚睡早起,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,但要注意晚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1点(子时)。可适当增加午睡,11:00点到13:00点是手少阴心经循行的时间,此时气血流注于心经,进行30分钟到1小时的午睡可起到养心的作用,能够消除疲劳,保持充沛的精力。有研究表明,良好的午睡习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。
饮食调养
饮食有三宜。一宜淡,以低脂、易消化、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,多食蔬果、粗粮,多食甘淡或甘凉之品,即清润又祛湿,如鱼、瘦肉、鸭肉、薏米、冬瓜、木瓜、玉米、莲子、百合等,少食过咸的食物、动物内脏、肥肉等。二宜酸,多食酸甘之品,以助肝养胃、养心安神,如莲子、百合、玉米、山楂、杨梅、黄瓜、豆类等。三宜暖,“春夏养阳”,夏季虽炎热,饮食宜温暖,少食冷饮、冰镇瓜果,以免损伤脾阳。
情志调节
重视精神的调养,戒怒戒躁,保持神清气和、心情舒畅的状态,可多进行清闲静心的文体活动,如钓鱼、书画、下棋等。
运动保健
运动要注意适量饮水,及时补充体液,运动不宜过于剧烈,宜进行节奏和强度舒缓的运动,如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。

立夏雨水渐多,生活中要注意防湿,尤其是患有骨关节疾病、慢性胃肠疾病的人群,过食寒凉、饮食不节会导致脾胃虚弱,体湿内生,冒雨涉水会导致外湿侵袭,引起关节酸痛、肠鸣腹泻等不适。

02


立夏食疗养生





(一)消暑养阴茶

枸杞子、五味子各10克,甘草6克,薄荷6克,白糖适量。将枸杞子、五味子及甘草放入锅中加水,煮沸10分钟后加薄荷,加盖离火,5分钟后加适量白糖搅匀,即可饮用。可以益气养阴清热,治疗中暑内热、倦怠少气、口干口渴等症。

(二)莲心麦冬茶

取莲子心2克,麦冬6克,开水冲泡10−15分钟。莲心清心火,麦冬养心阴,可治疗心烦、口渴、口舌生疮等。

(三)茅根冬瓜茶

白茅根20克,冬瓜50克,冰糖适量。把白茅根、冬瓜洗净,冬瓜切片或条状,加入适量清水煎煮,水开后文火煮20分钟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,即可饮用。白茅根、冬瓜均能清热解毒、利水祛湿、生津止渴,治疗夏热中暑、尿少、浮肿、口渴等。

(四)姜枣茶

生姜连皮3片,红枣7-8枚,撕开,大火煮开,小火煮15分钟,可以温中助阳、散寒祛湿,治疗立夏感受寒湿之气后出现的胃寒、胃胀、胃痛等症。

(五)莲子百合粥

粳米150克、莲子25克、百合25克,加水适量,共煮成粥。莲子养心健脾补肾,百合养阴清心安神,治疗失眠、多梦、健忘等症。

(六)薏仁扁豆粥

粳米150克、生薏米50克、白扁豆50克,加水适量,共煮成粥。薏仁、扁豆可以健运脾胃、化湿和中、消暑止泻,治疗夏季中暑所致的食欲不振、呕吐、腹泻、水肿等症。

03


立夏穴位保健




立夏后,阳热之气较盛,人体容易因阳不入阴、心神不安而出现失眠、心烦、心悸等症状。可经常按揉刺激劳宫、内关、神门穴,每次5~10分钟,每日2~3次,有交通心肾、安神助眠、护心通脉的功效,此法可作夏季养护心脏日常保健用。

(一)劳宫穴

心包经穴位,位于手掌心第2、3掌骨之间,取穴时,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。可以清心火,安心神,治疗心慌、失眠、神经衰弱等症。按摩时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,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。当情绪激动、手心冒汗时,不妨按按劳宫穴平复心情,长期坚持还能强壮心脏。

(二)内关穴

心包经穴位,位于手腕掌侧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,取穴时,腕横纹上3横指处,握拳时上臂出现的两条筋之间。可以宽胸理气、宁心安神、止呕止痛。按摩时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,一捏一松50下。可以防治心率不齐、心绞痛、胃痛、呕吐、打嗝、失眠等病证。

(三)神门穴

心经穴位,位于手腕掌侧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,取穴时,手掌伸开,掌侧4、5指缝间往手腕处做延伸线,到掌根部的凹陷处。按摩时用拇指互相揉按,可以宁心安神、清心调气,治疗心绞痛、心烦、惊悸、怔仲、健忘、失眠、高血压、无脉症等疾病。





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