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节气
“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”——《黄帝内经》
谷雨时节,天未尽热湿气渐盛。为避免湿邪伤人,要遵循“勿大汗,以养脏气”的原则,八段锦、五禽戏都是不错的养生运动。饮食注意少吃辛辣燥热食物,可配些莲子、芡实等祛湿养生的食物。
谷雨时节,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,气温回升加快,降雨不断增多,空气中的湿度也会越来越大,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,故有“雨生百谷”之说。
中医主张“天人合一”,人体的养生应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,根据气候特点进行调养,以保持各脏腑功能的正常。
疏肝养阳调心志
节气养生
按照中医“春季肝主令,夏季心主令”的观点,谷雨养生既要调肝也要调心。
立春之后,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,在谷雨时节达到最旺。在中医五行理论中,肝脏对应青色,因此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青绿色蔬菜,也是这个季节最好的选择,如菠菜、芹菜、芦笋、西兰花等,还有补血、补虚、调节免疫等作用。韭菜和香椿也是这一季的时鲜蔬菜,但性味偏温,有辛散之力,不宜多食,尤其是体质虚弱、阴虚火旺的人应少食或不食用。饮食上还需注意少吃酸味食物,酸入肝,过食酸味食物容易导致肝气亢盛。
暮春时节,草木舒展生长,肝气也宜条达宣畅,应注重情绪的平稳愉悦,努力做到不着急、不生气、不发怒,使气血顺畅,精神旺盛。平时可通过音乐、书法、绘画、摄影、钓鱼等活动陶冶性情,注意劳逸结合,规律作息,保证足够的睡眠。
艾灸刮痧迎初夏
节气养生
艾灸可以帮助调理身体,既可以协调阴阳,也能有所针对地调理各项不适。艾灸可通十二经,入三阴,温热机体穴位及其经脉,从而活络血气,调理寒凝血滞、经络痹阻等引起的各种疾病,如:颈椎腰椎疾病、肩周炎、膝骨关节炎等。
刮痧,可以宣通气血、发汗解表、舒筋活络、调理脾胃,从而促使周身气血流畅、逐邪外出。谷雨时节阴雨绵绵,湿气干扰,我们可以选择刮痧来促进机体毛孔开张、汗液排泄,加快新陈代谢,以利于体内毒素与废物的排出,达到活血化瘀、驱邪排毒的效果。
防寒湿、防过敏
节气养生
早晚加件衣,“春捂”别过头。谷雨节气过后,气温会逐渐升高,雨量开始增多,但是也要注意保暖。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,其实季节还没有到,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,出现肩颈痛、关节疼痛、脘腹胀满、不欲饮食等病症。其实春捂也应该有度,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,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,不要再捂了,再捂下去就容易诱发“春火”。
谷雨时节
谷雨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。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言: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……盖谷以此时播种,自下而上也”。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 ,谷雨时节到来,意味着寒潮天气即将结束,气温回升加快,谷类农作物快速生长。此时养生应注意疏肝气,护脾胃,除湿邪。
应时起居
谷雨到来,天气常忽冷忽热,容易感冒,即使感到气温回升,也不可像夏天一样穿衣服,防止寒湿之邪从裸露的肌肤侵入机体,天晴之时可多出门晒太阳,切勿在大汗后吹风。
随着气温升高,春暖花开,杨柳飘絮,室外活动增加,此时最易诱发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,因此,对柳絮、花粉等过敏或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,应特别注意防护,减少出门,出门时戴好口罩。
饮食调养
护脾胃,除湿邪
谷雨时节降水量增多,湿邪易侵袭人体肌表经络,易困遏脾胃,致消化不良、胃脘不舒;或阻滞气血,致经脉不畅,发为关节疼痛、肿胀、麻木、酸痛的“痹证”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脾者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时长四藏,各寄治十八日。”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由脾所主,谷雨节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故在顺应春季肝主令养肝护肝外,也要注意固护脾胃,脾胃健运则湿邪易除,可多食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,如玉米、茯苓、冬瓜、薏米、赤小豆等。
食香椿、桑葚
谷雨前后,香椿放芽,芽叶紫赤,此时的香椿醇香爽口、营养价值高,有“树上青菜”之称。鲜香椿中硝酸盐含量较高,建议先用沸水焯过后再食用,可选择香椿炒鸡蛋、炸香椿等吃法。俗话说:“清明至,桑叶绿;谷雨时,桑葚紫”,桑葚具有滋阴养血、生津止渴、乌发明目的功效,但血糖高的人群不建议食用。
谷雨茶
谷雨茶,是指谷雨时节当天采制的新鲜茶叶制成的茶叶,又名二春茶。明代许次纾著有《茶疏》,论采茶的时间:“清明太早,立夏太迟,谷雨前后,其时适中。”谷雨茶青黄嫩绿,清香怡人,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,具有清火明目、护齿等功效。
艾灸保健
谷雨时节风湿侵袭,易发“痹证”,同时,此时也是阳气升发的时候,这时艾灸,能够温壮元阳,激发经气,调动机体潜能。取穴以祛湿健脾,温壮元阳为主,如神阙、关元、足三里、公孙。
神阙:腹中部,脐中央。
关元: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。
公孙:足内侧缘,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。
足三里: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。
方法:每天1次,每次每个穴位20分钟;风湿骨痛者,可在疼痛点施灸。
顺势而动
春日万物生长,野外空气清新,可到郊外春游,畅达心胸,怡情养性,或者根据自身体质,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,如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、放风筝等,促进阳气旺盛,推动气血运行,有利于水湿运化。应遵循“懒散形骸,勿大汗,以养脏气”的原则,避免过度出汗,阳气外泄,对身体反而不利。谷雨时节,是赏牡丹的好时候,闲暇的时候也可约上三五好友,一同欣赏牡丹花,舒缓心情。
情志调摄
春季肝主令,立春之后,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,在谷雨时节肝气达到最旺。应注意精神调摄,戒暴怒、情怀忧郁,保持恬静的心态,可听音乐陶冶性情,切忌遇事忧愁焦虑,以防肝火亢动,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。
食谱推荐
谷雨时节人体湿气重,热气偏盛,容易上火,鸡肉偏温偏燥,而水鸭本身性凉,有祛湿的作用,在此时更适合搭配食用。
薏米冬瓜鸭肉汤
原料:薏米30克,芡实20克,陈皮6克,鸭肉、连皮冬瓜各250克,生姜、精盐、胡椒粉、植物油适量。
做法:将薏米、芡实、陈皮加适量清水浸半小时备用。将鸭肉去皮去脂肪洗净,入沸水中焯去血水,切成块状,与生姜一起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略炒,然后加入薏米、芡实、陈皮、精盐、胡椒粉,加适量水煮汤,煮约45分钟后加入连皮冬瓜再煮15分钟即可。
功效:健脾去湿,利水消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