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觉得浑身没劲,似乎老是睡不够觉
早上不想起床,总是睡不醒,打不起精神
脾气见长,总也开心不起来
感觉身体疲惫,不愿多做动作或说话
午饭过后严重犯困,连头都抬不起来
入秋之后,秋乏来袭,早上总是睡不醒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我们又该怎样解秋乏呢?
俗话说“春困秋乏夏打盹”。到了秋天,总是犯困没精神,这是秋乏的表现。秋乏是生理的正常反应,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,至秋气机下沉,但仍气动于先,血动于后,肌肤腠理多血而少气故易出现疲乏。另外,秋主燥,燥热耗气伤阴,气虚则出现四肢无力,神疲懒言,阴虚则感口干、咽干、鼻子干。
在处暑至秋分时节,早晚温差较大,中午气温仍然很高,暑湿仍较重,湿易困脾,脾主肌肉,也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。还有一种情况是,在夏季时进食太多的生冷食物,多贪凉、吹空调、不注意盖被子,导致阳气耗损,阴气过盛,致使脾胃功能受损,影响睡眠质量。
那么,要怎样解秋乏呢?
01
每天多睡一小时

为了能随季节变化调整健康的作息时间,通过器官睡眠监测,可以更科学地分析器官的睡眠状态,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因为酒精、情绪化影响下的“伪睡眠”,在换季的时候能更好地记录真正的睡眠时间,缓解身体的疲劳,及时恢复精神状态,提升睡眠质量。
02
适当进行有氧运动
进行身体锻炼可以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,缓解脑疲劳,比如太极拳、羽毛球、散步、慢跑、广场舞等,但运动量不宜过大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,加重身体的疲劳。经常待在室内的上班族可以经常伸伸懒腰,可以起到伸展腰部、活动筋骨、放松脊柱的作用,通过肢体的活动,也可以把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。
有一个运动锻炼的好习惯,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,也可以更好地帮助体内的血液循环正常进行,有氧运动监测,可以帮助记录运动时的健康动态,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,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03
养成良好饮食习惯

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,每日一份健康解析报告,通过对身体各项数据指标的趋势监测,了解身体每天的健康状态并进行动态评估,可以对自身健康指标及器官健康状态作出分析,提供中医膳食调养建议,均衡的饮食搭配,保证身体营养所需。
04
进行穴位按摩
百会穴: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,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,缓缓用力,有酸胀感为宜。
从中医角度出发,穴位按摩可以很好的缓解身体疲劳,中医经络养生建议,可以根据每天身体的健康情况,结合中医脉诊和子午流注原理,提供相应的穴位按摩和艾灸方案指引等服务,教你在秋乏时节防困解乏。
秋天天气凉爽,人容易出现秋乏症状。因此,入秋后,要加强对身体的养护,注意休息和进行适量的运动,才能更好地应对整个秋天。